府绸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府绸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餐馆用油盐比在家烹饪多一半

发布时间:2022-06-30 12:19:37 阅读: 来源:府绸厂家
餐馆用油盐比在家烹饪多一半

餐馆用油盐比在家烹饪多一半过量摄入盐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中风、心脏病、胃癌、骨质疏松症和其他疾病的风险。自从英国在2005年建立了世界减盐周(WASH)以来,世界上已有近100个国家加入进来。盐和高血压是两个无形杀手。盐的含量越高,人群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越高。大量科学证据已经证实,吃太多盐对健康有害,会导致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我们一起来看看。每年世界减盐周期间,世界各国都积极开展盐与健康的宣传活动,以提高公众对高盐饮食危害健康的认识,鼓励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健康的选择;同时号召政府、食品企业、餐饮行业采取行动,设定减盐目标、制定减盐策略,共同营造有利于人群健康的社会环境。今年3月4日10日是第12个世界减盐周。我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62025年)》中提出三减三健行动方案,其中减盐专项行动就一直在倡导减盐的健康生活方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健康成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23岁幼儿摄入量不超过2克,46岁幼儿不超过3克,710岁儿童不超过4克。65岁以上老年人应不超过5克。食盐摄入过多可导致血压升高,并增加脑卒中、心脏病、胃癌、骨质疏松等疾病的患病风险。市全民健康保障中心(市疾控中心)于雷介绍,经过几年多举措及多种方式对餐饮从业人员、中小学生、家庭主厨等重点人群,以及食堂、餐厅、学校、社区、超市的减盐宣传干预活动,市民对于限盐的认知有所提高,但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一些隐性盐的认识并不是很高,其实减盐除了限制食盐的摄入量外,市民还应该认识到易被忽视的隐性盐,如餐馆、食堂、外卖以及超市食品中隐藏的盐远远超出市民的想象。有数据显示,我国居民76%的食盐摄入来自家庭烹调用盐,6.4%来自酱油,其余来自外出就餐和包装食品等。很多餐馆为了吸引顾客,经常靠多油多盐增加香味,麻辣鲜香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油和盐,研究显示,在餐馆就餐通常要比在家烹饪多摄入近一半的油和盐。于雷提醒市民,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应尽量减少外出就餐或点外卖!如果在外就餐或点外卖,应主动要求少放盐或尽量选择低盐菜品。一般来说,厨师做饭习惯较难改变,而且有些食材在加工前的预处理中已添加了盐,所以可以直接要求少放一半盐,便于厨师提高其可操作性。此外,在超市购买包装食品时,应学会阅读营养标签,尽可能选购钠盐含量较低的包装食品和罐装食品,以及选择标有低盐、少盐或无盐的食品。1克钠相当于2.54克盐,国际通用高盐食品的标准即含盐量超过1.5克/100克(或含钠量600毫克/100克),这样的高盐食品尽量少买。于雷指出,为了更好地减少隐性盐的摄入,市民在日常烹饪过程中更应关注调味品,或用其他调味品代替盐。像酱油、蚝油、豆瓣酱、味精、鸡精、沙拉酱和调料包这类调味品的钠盐含量都很高。建议市民选择低钠盐、低盐酱油,减少味精、鸡精、豆瓣酱用量,使用混合调味包时只撒一点点,而不是将整包用完。日常烹饪中可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也可用无盐混合调味料,减少对咸味儿的关注。此外,除了调味品、腌渍品、熟肉制品外,还有一些方便食品和零食里含有过多的不可见的盐,市民应引起足够的警惕。于雷指出,市民也不要急于求成,减盐需要一步步来,要让自己的味蕾感受和适应不同食物的自然风味,这样对咸味的需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

TAG标签:

小儿眼脑肾综合征
怎样能减少淋病出现
抽动秽语综合征看病经验分享
麦粒肿治疗前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