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绸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府绸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基因科普多米诺

发布时间:2021-01-05 11:56:07 阅读: 来源:府绸厂家

基因科普“多米诺”

“多米诺”科普团队

在外界看来天天围着科研转,白天黑夜泡在实验室里的科研人员,为什么有做科普的“劲头”?除了理想主义情结,被访者还给出了相似的答案——在影响他人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 ■本报记者王庆 “我知道一个小组改变不了科学传播的整体现状,只希望依靠我们基因组所及每个志愿者的学科背景和努力,尽可能影响更多的人。”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下称“基因组所”)团委书记徐磊并不希望理想脱离现实。 这位基因组所年轻人眼中的“大师兄”,在几年前开始召集伙伴们创立了一个传播基因组学知识的小组——多米诺基因科普协会。 这支团队力求摸索出不同的科普模式,让科研人员轻松做科普,从而激发更多人对科学的思考,凝聚一批拥有同样热情的艺术工作者、技术专家发挥各自所长,多角度、立体化地将科学知识呈现给大众。 而“多米诺”则传达着他们的共同心愿——用自己有限的初始能量,尽可能地产生“多米诺”式的连锁反应,让更多的人关注科学、传播科学、应用科学,让科学更快地走进人们的生活。 始于热爱,注重技巧 如果你问徐磊是什么让他们愿意“将科普进行到底”,他会告诉你:“因为热爱。” 外宣工作出身的徐磊发现,很多人一方面对基因充满了好奇,另一方面又并不了解,于是他开始尝试多做一些科普工作。 他明白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有限,便召集了几位同样对科普抱有热情的年轻科研人员加入。 2007年,在所党委书记杨卫平的支持下,他们在所内成立了科普志愿小组,通过“做展板,走街道,进校园”等方式开始了科普工作。 在他们看来,如果一直沿用以往“说教式”的科普模式,难免会让受众感觉深奥枯燥。在众多不同类型的科普对象中,他们认为小学生对于科普者而言是“最具挑战”的。小学生对生物学的了解还很少,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一上来便把基因组学当成一门“学问”来讲,那么就很容易将小孩子的兴趣扼杀掉。 做有趣的科普,必须像讲“故事”一样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在一堂科普课上,徐磊以孙悟空拔毛变出一堆猴子这个经典的故事细节为例,问小朋友孙悟空是怎么做到的?“这个时候,就看到台下的小观众七嘴八舌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徐磊知道,孩子们的注意力被吸引住了,这也为科普“基因克隆”的知识做好了铺垫。 多维发展,成于模式 多年的科普经验让这支团队体会到“体验大于说服”,他们也把单方面的传统讲授方式拓展为引导受众通过主动体验来了解科学知识。 例如,他们创意制作了多个可以互动的科普动画,受众通过点击画面上的不同人物,就会看到不同的效果展示,从而以生动的形式了解到基因组学的各方面知识。 谈到采用多技术手段多维度地做科普,徐磊觉得,2008年的一次科普经历对他很有触动。 那是在汶川地震之后,为灾区学生上的一堂科普课。“你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从那时开始,我有了一个更大的心愿,希望通过技术手段创新,让我们科普的触角能延伸到更远的地方,哪怕是乡村里的孩子也可以分享跟城里的孩子一样了解科学、体验科学的机会。” 2009年至2010年期间,“多米诺”团队经过认真策划、讨论等一系列准备,申报的“基因王国——破解基因密码解读基因奥秘”虚拟博物馆最终在80余个科普网站项目中胜出,成为中科院首批支持的四个项目之一。其中,网站科普互动动画“基因测序技术揭秘”还获得了第二届“中科院青年科普创意大赛二等奖”。 通过几年的建设和磨合,“多米诺”基因科普协会逐渐成为了涉及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多个交叉学科的科普团队,形成了一支由科普创意人员、学科专家、科普作家、美术设计、IT技术人员等多种人才组成的科普创作团队。 事实上,这个团队也曾差点“散伙”——随着第一批加入科普团队的成员纷纷从基因组所毕业或到其他岗位工作,“当时这个小组都快没人了”。 徐磊意识到,要想使这个团队保持活力,就必须建立合理的运行模式,由几个在基因组所稳定工作的科研人员作为团队的“常任”工作者,再招收几位学生,分工合作,同时促进“新老交替”,形成梯队。 “多米诺”的元老之一,也是为科普内容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进行审核的副组长孟庆姝博士表示,这支队伍曾经是“缺人”,现在是“筛人”,要从有热情加入的学生中挑选出更有创意的成员。 影响他人,提升自己 在外界看来天天围着科研转,白天黑夜泡在实验室里的科研人员,为什么有做科普的“劲头”?除了理想主义情结,被访者还给出了相似的答案——在影响他人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 孟庆姝表示,自己曾经就是一本科普读物的受益者,那本书直接影响了她日后选择生物学相关专业。 为了试验科普的内容和形式是否符合受众的口味,她会把对于科普的想法讲给家人、朋友,反复打磨科普作品。 慢慢地,她惊喜地发现,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有了不小的提升,甚至撰写科研项目申请材料和写论文的语言都比过去生动了。 对此,基因组所的在读博士生谢彬也有同感。“以前我是个典型的理科男,喜欢独自做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加入科普团队后他发现,成员间的磨合与交流,提升了彼此的合作能力。 而且,通过解释专业知识,谢彬感觉自己对学问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更让他感到奇妙的是,上学时作文没得过高分的他,后来竟成了科普文章的创作者,他的作品还登上了《光明日报》、《科学FANS》等报刊杂志,越写越有感觉。 作为团队信任的“核心”,徐磊对科普工作更加踌躇满志。今年,他带领他的伙伴们正在完成一件新的科普作品——这不是一篇文章,不是一堂课,也不是一个动画或网站,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科普展馆。 几个月前,徐磊用5分钟的演讲征服了多位评委,使基因组所成为中科院系统今年唯一获得北京市科委科普基地资助项目的单位。 在此次采访的一开始,他就带着记者来参观这个即将完工的作品。整个展馆散发着蓝色的光芒,给人一种科技感十足的感觉。站在这梦幻般的蓝光中,徐磊把科普理想的多米诺骨牌,又向现实推倒了一张。

徐州产品设计

南阳工业设计

山东工业设计